
当国有大行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迁移、券商交易系统切换至信创架构,金融信创已进入深水区。但底层软硬件替代完成后,上层应用软件在异构环境中的稳定性适配,成为制约落地的 “最后关卡”。近日《互联网周刊》“2025 信创独角兽企业 TOP20” 榜单中,Testin 云测作为唯一 AI 测试服务商登榜,既折射出金融行业对信创质量保障的迫切需求,更标志着 AI 测试已跃升为信创生态核心支撑。
金融信创的适配困局尤为严峻。业内测算,一套银行核心系统需适配的国产 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组合超 2000 种,传统人工测试需投入数百人月,周期长达 6-12 个月,与金融机构 “业务不中断、风险零容忍” 诉求矛盾尖锐。某股份制银行科技部负责人坦言:“信创迁移初期,因测试覆盖不全导致交易系统 3 次卡顿,虽无实质损失,却屡屡触及安全红线。” 证券业高频交易、保险业核心承保系统,均面临 “迁移即风险” 的挑战。
更需警惕的是,金融信创质量风险具有 “放大效应”。国产化环境 “碎片化” 显著,硬件接口标准不一、软件兼容性有差异,单一环境中可忽略的缺陷,在复杂体系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2024 年某城商行信创试点,因国产中间件与数据库兼容性问题未检出,导致批量代发工资延迟 4 小时,引发客户投诉。这表明金融信创质量保障需构建全流程、全场景智能防控体系。
Testin 云测的突围为行业提供了技术范本。其 Testin XAgent 智能测试系统,针对性解决金融信创三大痛点。技术架构上,以 TMMI5 标准为基础,打造 “AI 智测大脑 + 软件测试机器人” 双引擎,RAG 技术的应用是关键突破 —— 通过学习海量金融信创规范与历史缺陷案例,系统能精准识别银行核心业务、证券交易接口的特殊需求,测试用例适配准确率较传统工具提升 40%。
实际应用中,AI 测试价值凸显。某大型股份制银行引入 Testin XAgent 后,核心系统测试周期从 8 个月压缩至 2 个月,测试用例自动化生成率达 85%,业务需求到测试案例的自动化转化采纳率近 60%,实现 “需求 - 测试 - 修复” 72 小时闭环。系统 “智能自愈” 功能将测试脚本稳定性提至 95% 以上,解决金融软件频繁迭代的脚本维护难题。该行科技部指出:“AI 测试降低 60% 人力成本,更将上线后缺陷率控制在 0.01% 以下。”
金融信创高质量发展需生态协同。Testin 云测登榜打破 “重硬件、轻测试” 格局,与海思半导体、中国电子云形成互补,构建 “芯片 - 操作系统 - 测试保障” 全栈闭环。其价值在金融领域尤为突出:Testin XAgent 已完成对飞腾、鲲鹏 CPU,麒麟、统信操作系统的适配,形成金融核心场景测试方案库;还针对银行、证券、保险细分领域,定制专属测试模块,实现全链路质量管控。
Testin 云测 CEO 徐琨精准判断:“金融信创下半场,竞争焦点从‘能不能替代’转向‘能不能稳定运行’,AI 测试是核心竞争力。” 此次登榜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更彰显行业对质量保障的重视升级。随着金融信创规模化落地,AI 测试应用将从前期适配测试,延伸至上线后实时监控、风险预警,形成全生命周期管控。
展望未来,金融信创质量保障将呈 “智能化、场景化、生态化” 趋势。Testin 云测的技术探索,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方案,推动信创产业从 “单点突破” 向 “系统能力提升” 转型。对金融机构而言,选择成熟 AI 测试工具不再是 “选择题”,而是信创项目成败的 “必修课”;对信创生态而言,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将加速国产化进程,为金融安全稳定筑牢屏障,这正是 Testin 云测登榜的深层意义,也是中国信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