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资产和收益规模最大的银行标准银行集团(Standard Bank Group)最近发布的一篇报告指出,尽管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竞争力减弱,且有人预期中国对非洲出口将减少,但这种预期被证明是错误的??中国对非洲的出口或已增至800亿美元以上,而中非贸易预计将从去年的1660亿美元增至今年的2000亿美元以上。这篇报告的作者是标准银行的经济学家史杰文(Jeremy Stevens)和西蒙•弗里曼特尔(Simon Freemantle)。
中国持续在非洲扩大市场份额。标准银行估计,今年截至目前为止,非洲进口的18%来自中国,而2011年为16.8%,2008年为10%,十年前则仅为4.5%;同时,非洲占中国出口的份额正在稳步攀升,从去年的3.3%增长到今年的5%。
标准银行常驻北京的经济学家史杰文先生指出,非洲市场对中国而言明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反之亦然;今年中国对非出口增长速度比对其他任何地区快5个百分点,而今年中国从非洲进口增长了26%,是中国从其他任何地区进口增长速度的两倍。
史杰文说:“如今,中国占非洲对外贸易的20%。自2008年以来,中国每年月均对非出口额年增长幅度大约为10亿美元,最近从2011年的平均每月60亿美元上升到今年的平均每月70亿美元。非洲是中国增长最快的出口目的地和贸易伙伴。中非贸易增长速度是位居第二的中国同拉美贸易的近两倍。”
他指出:“中国企业面对成熟市场的低迷现状以及自身向价值链高端攀登的任务,已经认识到向大型新兴经济体销售产品的重要性,特别是非洲人口稠密且日渐富裕的新兴国家。来自非洲国家尤其是像肯尼亚、埃及、安哥拉、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些非洲大国的需求对中国企业愈发重要。而随着中国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以抵消成本上升,中国的工业产品出口正持续将成熟经济体的生产商挤出。”
该报告还指出,今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增加几乎全部依靠原油,尤其是来自安哥拉的原油销售;中国今年前10个月的非洲铁矿石进口持平,而铜、钢材和铝的进口则分别下跌了29%、54%和60%。
史杰文说:“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变对投资主导型增长的依赖,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放缓。对于许多非洲国家而言,在当前吸引资金流入变得更具挑战性之时,出口疲软可能会损害本已紧张的经常账户收支状况。”
同时,中国仍然是新兴的非洲内部贸易的竞争者,而且在非洲的制造业网络发展起来之前一直都会是。但史杰文认为,在非洲发展制造业的道路上,中国实际上是支持其这一追求的理想合作伙伴,但需要建设性地参与。“因此,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必须以巩固非洲各经济体之间的商业关系为目标。”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