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Testin云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 一年一届的315晚会落下帷幕     · 康佳携手海思鸿鹄媒体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新一代影音娱乐…
  1. 首页
  2. 一带一路
  3. 内容

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挂牌三周年观察

来源: 日期:2022-08-31 人气:26396 责任编辑:主编

——“试”出开放新境界  谋势取实再出发

 新华社智库要情专报(沈璇 赵畅)2019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以下简称“南京片区”)经批复设立。三年来南京片区瞄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战略定位,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

 截至目前,南京片区累计形成160多余项体现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5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复制推广。“‘生态眼’助力长江大保护”为全省唯一入选商务部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生物医药集中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一个个“首创”,展现出南京片区肩负起建设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担当,在理念、思路、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制度集成创新、产业开放创新、协同联动创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上求突破,“试”出开放发展新路径,为江苏新一轮改革开放贡献“南京片区经验”。

 变中求新 集成化首创性差异性制度改革纵深推进

“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是中央对自贸试验区的要求。南京片区发挥“双区叠加”优势,结合市场主体需求,高质量落实试点任务。

 “制度创新是南京片区的核心,通过强化集成性创新,解决‘点散面低’的问题;通过强化首创性创新,解决‘不敢闯’的问题;通过强化差异性创新,解决‘特性弱’的问题。”片区相关负责人说。

 ——系统集成创新,力争突破发展深层次难题

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过去各自为阵、小而局部的改革,正面临成本升高、推进滞缓的问题。系统化、集成化改革,统筹各个环节力量,能破除堵点难点,有效提升改革效率。

 构筑省、市、片区集成联动三大任务体系。南京片区落实上级部门纵向布局,协同同级部门改革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全域共试、高端产业全域共建、功能平台联动共享,形成“场景在片区、应用在区外”的制度联动创新格局。

 在省级层面,南京片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积极对接省自贸办及省级相关主管部门;围绕优化药品审评与口岸服务功能,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出台支持南京片区高质量发展17条措施。在市级层面,南京片区与南京市各板块开展制度创新共试,秦淮区依托跨贸岛数字供应链创新中心,在南京片区嫁接“数字工厂”模式;栖霞区利用综合保税区平台,支持南京片区跨境电商企业开展网购保税进口业务等。借助“双区叠加”优势,南京片区所形成制度创新成果,江北新区能够率先在全域推广,优先享受制度创新红利,探索构建“试在江北、用在南京、服务全省、贡献全国”新形态。

 聚焦调整当前空白低效制度探索创新。南京片区加强政策系统集成突破制度创新机制问题,在全省率先发布《促进制度创新十条措施》,重点围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强化系统集成创新、积极争取改革试点、建立创新考评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强化创新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建立制度创新统筹工作机制、建立制度创新科学评价机制、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制度创新等十项内容。

 ——写好三张清单,形成创新改革闭环

在《省实施方案》既有任务清单基础上,南京片区坚持需求导向、首创标准,建立企业需求、外地经验、创新成果“三项清单”推进机制,形成“片区企业需求—外地可借鉴经验—改革创新举措—可复制推广经验”的改革“闭环”。

 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动态掌握诉求。通过定期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企业、面对面现场交流等多种形式,梳理关键领域重点企业与科技创新企业在市场准入、产品研发、通关便利、资金运营等方面遇到的堵点痛点,滚动梳理企业需求。

 建立改革经验清单,动态推动创新。通过梳理国务院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以及外地自贸试验区好的做法,提炼创新点与可借鉴方向,及时分送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改革参考,推动南京片区创新改革。

 建立创新成果清单,动态总结案例。不断加强改革经验总结提炼,对改革实践形成的制度创新成果进行跟踪评估,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推广改革经验。

 以“三项清单”为主线,南京片区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总结推广一批可复制的改革试点经验,强化对片区发展的动态管理能力,为提升片区的制度创新水平提供保障。累计收集企业改革需求251项,梳理292条外地可借鉴经验,出台50多项自贸专项支持政策,形成100余个企业受益的改革实践案例。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以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为基础,南京片区建设与开放型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政府。

 服务再升级。遵循“放得开、管得住”原则,南京片区探索“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市场主体服务创新,建立“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褒惩”的新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和类别,探索开展四级差异化监管;事后,推出信用联合修复制度,针对部分企业非主观故意发生的轻微失信行为,通过信息平台共享、建立特定市场主体库、联合监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服务,引导失信企业履行法定义务、主动纠正失信行为。

 效能再提升。南京片区率先推出全国首个依托大数据实现政策精准匹配的服务平台“政策罗盘”。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将22个与民生相关行业纳入改革范围,把多张许可证件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执业证》,全国首创联合批复模式,推行全链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深化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动向企业推送创新审批模式,多层次、多维度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

 法治有保障。南京片区成立江苏首个自贸试验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落户全省首家省级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江苏扬子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挂牌成立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仲裁院,获批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权,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入选全省法治市场建设优秀实例名单。出台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管理办法,上线全国首个商业秘密在线保护公证平台,有效填补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商业秘密在线化保护的空白,服务高科技企业100余家。

 向新而创 动能集聚崛起发展新高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南京片区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着力在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创新要素全链条配置等领域进行探索,知识产权数字化确权与交易、科技金融服务、高层次人才举荐等试点经验均在国家与省内进行复制推广。

 ——聚焦重点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创新探索

挂牌以来,南京片区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核心产业,以集成化的制度创新破除堵点,逐步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试点任务29项,其中,27项任务已在片区层面落实并逐步推广。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周期长、失败风险高,产业发展的研发服务环境支撑至关重要。南京片区率先出台《南京片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实施方案》,明确六大类24项改革举措,力争到2025年初步形成“研发+数据+临床+制造+应用”完整产业链。

 同时,通过细分专业模块打造全周期服务,投入运营基因测序中心、新药检测中心、质谱检测与分析中心、生物样本中心、大数据中心及精准医学检验所等“六大中心”,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研发服务体系。搭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南京片区开展进境生物材料风险评估,优化生物医药全球协同研发的试验用特殊物品的检疫查验流程,形成一批具有首创性的改革经验与创新成果,为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系统政策支持。

 “由于企业发展需要从国外进口实验鼠,之前每次都需隔离30天,有时会耽误企业的实验。”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得益于南京片区协同海关、高校、医疗机构等建立健全的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风险评估、通关查验、后续监管和多组学技术检测一站式服务,单克隆抗体、蛋白质药物、小分子药物、血液及其制品等生物制品进口审批时长由原有20-30个工作日缩减为1-3个工作日。

 据介绍,目前,南京片区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已累计形成14项制度创新成果。区域生物医药产值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拥有独角兽企业2家,培育独角兽企业25家,瞪羚企业13家。 

——厚植科创沃土,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南京片区瞄准从科技强到产业强,打造高端载体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片区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载体平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发展。南京片区建成全国首个覆盖全生产要素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开放运营全国首家中小企业EDA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全国首创多组学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成立大型科学仪器开放服务联盟,集聚成员单位40余家,共享仪器设备逾万台。南京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获批省技术创新中心,并被科技部高新司推荐为2021年度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布局重点。多组学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服务900多家生物医药重点企业及科研院所,累计为企业节约创新投入80亿元,入选2021年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十大制度创新案例。 

促进高层次人才向片区集聚。南京片区率先引入社会化风险投资、经济贡献等作为人才评价标准,举荐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全省首创聘用外国人单位“红白灰”三色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实行工作许可跨地区认可机制;出台国际人才职业资格认定办法,推出首批57项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目录,打通海内外人才评价体系,为片区企业打造人才虹吸“强磁场”。 

目前,南京片区已集聚诺奖获得者3位、中外院士87位,各类高层次人才2604位,每年吸引留学回国人员、高层次人才就业创业数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新引进人才80%集中在数字科技、生命健康、先进制造等产业领域。 

——集聚资源要素,为产业创新注入活水

为突出自主创新先导区特色,南京片区以改革促进金融、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提升产业创新服务能力。

 建设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南京片区率先实现江苏区域股权交易区块链业务平台与中央监管链联通,构建江北新区“金融重点支持绿色企业名录库”,首批入库企业52家。创新全国首款贷款利率与控排企业碳表现挂钩产品“鑫减碳”,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科技创新债券以及江苏省首单绿色乡村振兴债。

 搭建大数据贸易融资平台,南京片区推动海关、税务、外汇、商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信用保险公司、数据服务企业等多方合作,依托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上线“科创数金”平台,全国首创科技企业授信额度测算模型,通过“科技增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有效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题,服务出口企业2000余家,实现授信规模40亿元。

 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服务;启用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个原创知识产权认证平台,知识产权质押项目数占全国10%,服务企业6000余家,实现融资196亿元;发行全市首单、全省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和全国首单灵雀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全国首创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知识产权资产数字化交易平台。

 立足全局 高水平对外开放跃上新台阶

发挥开放“排头兵”作用,南京片区获批以来,以改革促开放,以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为路径,聚焦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现雏形。 

——对标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

当前,制度型开放成为我国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南京片区围绕落实RCEP履约义务、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专题研究,在投资开放、金融服务、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研究制定22项年度重点改革创新任务,其中“数字贸易全链条电子公证”“建立企业绿色评价体系”等11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们还积极配合省、市自贸办,聚焦人才便利进出、数据转化应用、要素跨境流动等方面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化应用场景试点,”南京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针对企业特点大力提供慧企服务,提高企业对规则的应用能力。例如,推出的FTA惠企“一键通”智慧平台能实现FTA关税优惠一键查询、原产地规则一键判定、原产地证书办理一键直连、FTA政策一键知晓,极大便利企业惠享自贸协定红利。会同海关、商务等多部门开展的RCEP政策宣讲及企业座谈会,引导了企业充分享受协定政策优惠。 

在政策支持下,年初,南钢日邦冶金(南京)商贸有限公司向金陵海关申报进口日本产热轧镍合金板坯一批,总货值138.7万美元,成为金陵海关辖区首家成功享受RCEP政策红利企业,关税率从3%降为零,预计减免税款约30万元人民币,这标志RCEP进口优惠政策在南京片区、江北新区全面落地。 

——探索开放新业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

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重点任务。片区优化通关流程,创新贸易模式,探索服务贸易数字化新业态发展。

 优化通关流程,南京片区全国首创进出口企业“基础+特定”资质备案模式,审批时间压缩70%;搭建跨境电商“海外仓离境融”服务平台,出口退税融资3个工作日即可到账,有效缓解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退税周期较长问题;积极开展“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海关监管改革试点,同时探索跨境电商“海外仓离境融”模式,破解出口退税资金到账周期长难题,使资金到账周期由原来的180天缩短至3个工作日。

 打造以数字化贸易为标志的新型服务贸易中心,2022年4月南京出台《数字贸易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要求立足南京片区国际化开放平台优势,探索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构建数字贸易国际会展平台。在《南京江北新区(自贸试验区)“数贸之都”建设实施方案》及“数字十条”中均提出将数字与贸易深度融合,实现贸易结构优化、模式升级。 

部门积极协调机制,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中心,打造服务贸易互联网跨境支付平台。落地扬子江国际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高校等高端智库资源助力片区服务贸易的发展。集聚多家集成电路研发设计服务、医药研发服务贸易企业,开展数字服务贸易,探索发展工业品跨境电商和保税维修业态,推动市场采购贸易“破冰”。服务贸易企业数量达509家,完成服务进出口额超4.26亿美元;集聚跨境电商50余家,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90亿元,约占全市1/3 

面对国际贸易“碳关税”新形势,南京片区创新推出“出口纺织品碳中和标识服务模式”,围绕纺织服装产业的供应链、生产、运输、运营四个主要环节,用数字化手段推进碳排放改革。“碳擎”平台与红豆集团等外贸服装企业合作,率先在全国推出第一批经数字化认证的碳中和纺织品服装,并在海外亚马逊购物网站上架发布。经平台核算,产生的碳排放量约为30.619吨,其中原材料部分21.526吨、生产部分8.968吨、运输部分0.125吨,相关数据均通过国际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核实。 

——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是自贸试验区加快对外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不断加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效应明显提升,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更加密切。“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中7项任务实施率、落实率均达100%

 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南京片区支持企业海外合作,参与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产能合作区等;引导区内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抱团走出去,探索设立境外股权投资企业,鼓励区内投资机构加大“一带一路”投资并购,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国际产业链。基于第五航权,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及与江苏经贸合作密切国家和地区航线,形成“东连(北美)西至(欧、西亚、中东)南畅(东南亚)北通(东北亚)”的国际航线网络。

 探索长江经济带跨区域生态保护。南京片区探索建立与其他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的跨省合作机制,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融合推进的先行区。着眼于长江生态大保护,南京片区创新推出“生态眼”智慧平台,利用物联网等创新技术,整合各类监管数据,实现长江生态环境立体多源的实时动态感知,入选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截止2021年,平台已融合17个市级涉江部门23个信息化系统,接入269个水质、空气质量等传感设备数据及891路监控视频。 

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统筹发展。南京片区积极参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建设,聚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合力推动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整合双方科教等创新资源,探索构建跨区域的“高校联盟”,共同组织实施科研重大专项项目,合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融合发展,努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深度参与南京都市圈建设,推动与淮安、滁州等城市优势互补,探索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发展。 

过去三年,南京片区于先行探路中“试”出了开放新境界。未来,在各方合力推动下,这一片开放热土将以更大力度走向高质量发展,有望迎来一场“更开放”的裂变。 

谋势取实再出发,南京片区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与“双区叠加”特色,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创新为引领,突出服务业扩大开放、产业链集成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推动高端要素的便利流动与有效配置,形成一批体现开放要求、符合首创标准的制度创新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