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棂外的世界,蕴藏着天地人间的交响。我喜欢推开窗眺望,看远处正南方向的雪峰群山,览雪峰如银冠加冕。时有飞行穿梭的航班,还有惊飞的鸟鹊叽喳鸣叫着掠过树梢,飞鸟的弧线与航班划破云层的轨迹在蔚蓝的空中交织。
红蓝白色粉刷过的房屋如积木散落,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操场的旗杆上,舒展成最鲜活的色彩。几处铁网笼罩的无人机培训基地、篮球场、网球场,网外还有操场、足球场、羽毛球、乒乓球场、体育健身设施等占领着广场。一架C919同比例火灾实训机设立在南校场,为可能发生的多种飞行险情,做好实战演练,预防安全隐患,这里的一切我都比较喜欢。
新铺的公路漆成机场标志性跑道纹样,如同300米小型通用机场跑道展现在此。一架黄蓝色的运五飞机静驻在操场右侧的2号公寓楼前,老式的行李牵引车、飞机清水车、旅客登机梯、航空垃圾接收车、行李传送车、跑道吹雪车、涡喷五发动机露天展示在跑道公路两侧。在C栋楼的里面展有航空博物馆、安全检察员实训基地(含值机安检)、无人机展示馆、鸟击动物侵入防范实验中心。这就是我们的航空产业学院除教学、食堂、宿舍楼之外的校园,已将专业信仰凝固成雕塑,愿这方天地,既是航空学院,也是微缩的飞行宇宙。
探窗左观是天缘智博酒店,右看便是乌昌高速的大铁桥和玫瑰金色的新疆大剧院(当地人称皮牙子大厦),是乌鲁木齐和昌吉的交汇处。 头屯河是地理隐喻之河,河的东岸是乌鲁木齐辖区,河的西岸则属于昌吉。乌昌大桥,如钢铁琴弦横跨在界河之上,东岸乌鲁木齐市与西岸昌吉回族自治州在此握手。
我喜欢昌吉这两个字,因为父亲的名字带一个昌字。吉呢,也代表着我的心愿,祝福父母亲人在另一个世界殊胜吉祥。河流不仅是地理分界,更是情感的渡口。“昌”字承续父亲名讳的星火,“吉”字化作对彼岸亲人的梵音祝祷,“昌吉”这个地名由此升华为我血脉中合十的经文。
每天在模拟飞行教室里看看书,查查资料,写写文字,想想心事,悠哉悠哉的过着每时每刻的日子,也很惬意。思想在云端筑巢,书桌即为道场。这里有我念念的远山,也有采撷的星屑,读写文字似编织虹霓。
教室的玻璃是观察人性的舷窗,同时也在观浮生绘卷的明暗。每每看到学生们、教师们、行政管理者们忙碌的身影,都是行色匆匆。有人急事亟待解决,皱着眉大声的电话沟通着,是真实的焦灼者 将眉头锁成沟壑,声线在电话里劈开荆棘。有人在假装,表演的匆忙,用脚步虚无丈量,凝重表情是精心裁制的戏袍,急匆匆的往复行走,表情凝重的做给旁人看,仿佛告知所有人自己工作压力很大,太累太忙了……也有人能力与思想不匹配,做不出一件令人满意的事情而焦躁处事,把过错和不好的情绪甩向他人,以示自己在此的独尊地位,大多数人则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自怀心思。人生百态,各有千秋,看得出几乎每个人都各自怀有小私心,人性的恶也会在利益面前展露无遗。
表面和,背地损,关键时刻冒冒小坏,不举荐反而踩踏,不说他人的好话,担心别人的优秀超过覆盖他,不能凸显自己的能力,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是常态心理,生怕能者替代自己这来之不易的一席之地……看透“竞争幻象”下的生存策略,贬损他人如同堆沙筑护城河,恐惧优秀,实为对自身沙堡将倾覆的预感。当他人困于“假装忙碌”的剧场,我则在阅读时间河流中垂钓汲取智慧,借文字为飘逝的云朵系上姓名。
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无争无辩,祥和温柔的对待每个人,每个生灵,珍惜每只蝼蚁小虫,从不去伤害它们,走路都是绕着走,生怕伤及到无辜性命。善待生灵,以露珠之心映照世界,自知心性温柔并非软弱,而是在看穿人性暗礁后,依然选择做航灯,无争的沉默就是柔和的月光,把自己活成一束光,也为父亲的名讳镀上佛光。
身处乌昌交界,恰如精神坐标的隐喻,不陷于地域归属的争论,不困于人际博弈的棋局,以观察者姿态静听尘世喧哗,人在交汇处修得澄明,如同河水向东向西终归瀚海。
当他人忙于修筑人设的高墙、当世界在竞争中卷起沙暴,我则捧书端坐如绿洲森林,借这扇能望见雪峰的窗,将地域情感、人性洞察、生命哲思编织为有机整体,呈现通透而不避世的生活智慧,心中莲花绽放, 记录那些比云层更高的清醒,比航班更远的慈程,只为照见灵魂深处的底色。
在课堂上,面对那些求知欲热切的孩子们的眼睛神,我会想起南宋诗人陆游的两句诗:“绝胜锁向朱门里,整整牙签饱蠹鱼。”亦为自勉。 (梁佳俊 文/图)
2025年9月30日
作者简介:梁佳俊,女,北京人。
热衷飞行体验:
中国第一位考取动力三角翼飞行执照女性,体验驾驶过直升机、固定翼多种飞行器。
在新西兰从17000英尺的高空跳伞,是Skydiving目前不含挑战极限的最高一跳。
热爱户外运动:
重装徒步穿越过沙漠无人区;行走太白之巅无人区,登顶拔仙台;挺进罗布泊深处。
吉尼斯环球徒步第一人史蒂芬纽曼来中国徒步穿越长城,全程陪走并任翻译。
热心环保事业:
参与多项公益活动,倡导、践行低碳生活3、5、10在行动,即3公里步行、5公里骑行、10公里以上公交出行,有幸与胡、习两位国家领导人同登《北京日报》头版。并多次参与国际长走大会,从自身做起,践行节能绿色环保宣传。
2017年作为中国代表,到非洲参与国际反盗猎和野生动物保护公益活动,飞行兼翻译官。
倾情公益事业:
到世界最高、最美的巴丹吉林沙山,带蒙古族孩子,从空中看自己美丽的家园,培养他们爱国爱家乡,长大热爱飞行的兴趣爱好。
经常为海南黎族学生、贵州布依族、苗族、新疆多民族的学生们公益授课!并与团队合作,多次拉着飞机进校园,开展航空科普活动。被中国民族影视艺术发展促进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长期聘任为公益活动专家。
积极参加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工作,全心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事业。
2021年8月受聘于解放军某部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聘研究员,博士后研究人员联合培养导师。
2022年2月27日,获得高级应急管理师职称。
2025年3月受聘于乌鲁木齐市92小学科技副校长。
点评:
梁子是一个有个性的女子,她的兴趣爱好让一般人觉得不可思议。她是中国第一位考取动力三角翼飞行执照的女性,体验驾驶过直升机、固定翼多种飞行器。高空跳伞17000英尺,是Skydiving目前不含挑战极限的最高一跳……如今她又做起了培育航天人才的园丁,她的超凡脱俗证明了只要敢挑战,就能成功!
一个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大,有时自己也不知道。极限和才华的张力,你得敢尝试,敢使用,敢验证。这个世界不缺有想法的人,缺的是能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勇敢者。说心里话,梁子的才华开发得有点晚,虽说晚了些,发掘了总比不发掘好啊,人生不管什么年龄什么阶段,能把最好的自己展现出来,做自己喜欢的、快乐的、开心的事,也算不虚此生。
过去看梁子写的文字,大都是游记类的,记录写实偏多。这篇《依窗遐思眺烟陌》一改她过去的风格,让我看后很是惊讶,不仅文字风格变化了,文中的情绪价值较以前也大不同,既有佛家的悲思怜悯,又有哲学家的犀利通透。尤其是“烟陌”这两个词,太有世故练达中的技巧了,我特别喜欢。我对她说,看来你写散文的感觉很到位啊,仿佛找到了同频音。
比如父亲名字中的“昌”字,与地名“昌”字的巧合,汉子的音形意是有能量的,会潜移默化到骨子里,血液中。明明中犹如神在引领,正心、正念、正能量,吉祥如意。比如“在模拟飞行教室里看看书,查查资料,写写文字,想想心事,悠哉悠哉的过着每时每刻,这日子,也很惬意。思想在云端筑巢,书桌即为道场。这里有我念念的远山,也有采撷的星屑,读写文字似编织虹霓。”仿佛她在寻找什么?在体验什么,拿着一把尺子,量别人,也量自己。
梁子的文字里,给人的感觉是干净、纯粹、善良、简单。尤其是“当他人忙于修筑人设的高墙、当世界在竞争中卷起沙暴,我则捧书端坐如绿洲森林,借这扇能望见雪峰的窗,将地域情感、人性洞察、生命哲思编织为有机整体,呈现通透而不避世的生活智慧,心中莲花绽放, 记录那些比云层更高的清醒,比航班更远的慈程,只为照见灵魂深处的底色。”这里展现的不仅仅是空间,透过那扇窗,凭栏远眺间,这个世界的同而不同,现实的、认知的、阴晴圆缺的、七彩纷呈的,如存在主义哲学,存在即合理。然而,她的心里却又是坚韧的、矛盾的,是有底色的,是有光的、是有美的,那善良又是与生俱来的坚韧固执,如俞伯牙的琴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懂的自会懂得。
所以她敢挑战,也不怕挑战,她豁得出去,也舍得自己。她成功了,因为她目标清晰,敢于坚持,她自己成就了自己,她和别人不一样!我是她多年的好朋友,我敢这么说,也敢这么评价!
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秘书长 魏建玲 2025年10月1日初稿,10月2日定稿